冰球比赛中从规则上说,冰球比赛里的打架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具体比赛的过程中,一方面出于战术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一些比较激烈的“身体对抗”在裁判那里是不会制止的。
这种“潜规则”主要盛行于职业冰球联赛,目的是以“暴力美学”来提升比赛的观赏性,是出于商业目的,球队中还有专门司职“打架”的场上位置叫“执行者”(Enforcer),有部电影叫《冰球坏小子》就是讲这个内容的。
虽然在北美职业冰球联赛上打架盛行,但是在倡导业余原则、禁止过度商业化的奥运会上却是严格禁止的。
冰球材料演变的历史1、1855年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者脚上绑着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封的湖面上,追逐打击用圆木片制成的圆球,用两根竖起的木杆作为球门,把球击进球门,参加人数不限。
这就是现代冰球、运动的前身。
这种比赛游戏当时在新英格兰及北美的其它地方很流行。
2、1860年加拿大开始使用橡胶制成的盘形冰球。
这种材料沿用至今。
装备用具:冰球运动员的用具包括冰球鞋、冰球刀、护具、冰球杆等。
球鞋为高腰型,鞋头、鞋帮、两踝、后跟等外层均为硬质。
前面的长鞋舌加上硬实的高腰,可将腿踝箍紧,帮助运动员支持和用力。
冰球鞋原为优质牛皮缝制,60-70年代出现全塑料模压鞋。
现国际上多用尼龙纤维鞋帮、塑料底的冰球鞋。
这种鞋比皮制鞋轻,坚硬、耐湿,适合室内冰场使用。
球刀原为铁托钢刃,现多采用全塑刀托,优质合金钢刀刃,具有质量轻、抗击打、不易生锈等优点。
冰球刀刀身高而短,弧度大,刀刃较厚。
刀身高,在运动员急转弯冰刀倾斜时也不会使鞋触及冰面;刀身弧度大,和冰面接触面积小,可以灵活地滑跑和改变方向;刀刃厚,可抗打击而不弯;刀刃带有浅沟可使其锋利持久。
守门员冰鞋在鞋的四周包有特殊加厚的硬皮革,以抗球击打,保护脚部。
守门员冰刀与运动员冰刀有较大区别,它全为金属制做,刀身矮而平,刀刃与刀托有多处连接以防漏球。
护具为防止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受伤,运动员全身穿戴护具。
护具包括头盔、面罩、 护肩、护胸、护腰、护身、护肘、手套、裤衩、护腿、护踝等。
现代冰球护具一般多采用轻体硬质塑料外壳,内衬海绵或泡沫塑料软垫。
守门员戴有特制的面罩、手套,加厚的护胸及加厚加宽的护腿。
球杆用木质材料制成,从根部至杆柄端不能长于147厘米。
杆刃不得长于32厘米,宽为5-7.5厘米。
守门员球杆杆柄的加宽部分从根部向上不得长于71厘米,不宽于9厘米,杆刃长不超过39厘米,宽不超过9厘米。
为了减轻重量现已有碳素材料所制的球杆,在长宽不变的情况下重量减轻,更容易让选手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