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资料 / 正文
2022年七夕是哪一天呢 一起祭拜织女

Time:2025年02月23日 14时56分26秒 Read:117 作者:admin

2022年七夕节是公历的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星期四。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

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每逢七月初七,也是魁星的生日。

因为魁星左右着文人的考运,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节称为“魁星节”或者“晒书节”。

在这一天拜祭魁星,是星辰崇拜的具体表现。

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

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的习俗乞巧活动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

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织女能够赐给自己技巧,让自己也变得心灵手巧。

在山东济南一带,人们陈列瓜果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意味着乞巧成功了。

或者捉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蜘蛛已经结网,就称为得巧。

曹县、平原等地区有吃乞巧饭乞巧的风俗,也非常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凑集粮食蔬菜包饺子,把一个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针的心灵手巧,吃到红枣的很早就能找到如意郎君。

福建一带的姑娘还有一种活动叫“赛巧”,大家比赛看谁的针线活做得好、做得快,快的就叫得巧,慢的就叫“输巧”,输的一方就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奖励给得巧者。

拜织女七夕节的夜晚,少女、少妇们“拜织女”。

少女、少妇们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祭拜织女。

人们在月光下摆上桌子,摆上供品,少女、少妇们斋戒一天,沐浴完毕,大家一起到案前焚香礼拜,礼拜完毕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面吃着瓜子、花生,一面向着织女星座的方向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比如长得越来越漂亮、找个如意郎君、早生贵子、丈夫将来有出息等等,一般到了半夜时分才会散场。

吃巧果浙江杭州、温州、宁波一带,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烹炸后称为“巧果”。

到了晚上,大家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摆上巧果、水果等食品,亲友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夜色,一边吃着巧果等食品,期盼自己或者亲友都能够变得灵巧起来。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