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的相关诗句是:闲居即目多佳、即目楼头、以记即目。
即目的拼音是:jímù。
注音是:ㄐ一ˊㄇㄨˋ。
结构是:即(左右结构)目(独体结构)。
即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即目详细内容】 1.眼前所见。
2.目前;现在。
即目[jímù]⒈眼前所见。
⒉目前;现在。
二、引证解释 ⒈眼前所见。
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风’,亦惟所见。
”隋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诗序:“率製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者,知余山志。
”⒉目前;现在。
引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虽据即目边防事势,三五年间,必无警急,然思安虑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今有九州安抚,即目招军。
”《水浒传》第十二回:“即目盗贼猖狂,国家用人之际。
” 三、网络解释 即目(李商隐诗作)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四、释义 1、眼前所见。
2、目前;现在。
五、关于即目的词语 麾之即去??即景生情??少纵即逝??弃同即异??转眼即逝??即事穷理 六、关于即目的造句 1、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2、我决心放弃那个仅仅是抽象的几何。
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思想的问题。
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 3、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
4、好不容易,将沉重的眼皮,拉开一条缝隙,抖擞了一下昏昏欲睡的精神,将倚在石门上的身体,勉强站直,随即目光惺忪的向着四周扫视而去。
5、那时勾践冥思苦虑,日夜操劳,眼睛十分疲倦,就想睡觉,即“目卧”。
6、中文夫妻笑话:夫妇俩一起去参观新潮美术展览会。
当他们走到一幅仅以几片树叶遮掩羞部的裸体女画像前时,丈夫立即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很长时间都不想离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即目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