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舞的汉语大词典是:唐舞名。
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
“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唐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旧唐书·音乐志一》:“贞观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
七德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点此查看七德舞详细内容】 唐舞名。
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
/'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二、引证解释 ⒈唐舞名。
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
“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引唐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旧唐书·音乐志一》:“贞观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 三、网络解释 七德舞七德舞是唐朝贞观年间的舞蹈,由唐太宗李世民作曲,魏征、虞世南制词。
另有白居易作诗,名曰《七德舞》 四、其他释义 1.唐舞名。
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
'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五、关于七德舞的成语 七七八八??七擒七纵??七纵七禽??欢忭鼓舞??欢忻鼓舞??龙翔凤舞 六、关于七德舞的诗句 七德舞??云章元是七德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七德舞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