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阍的简体是:叩阍。
叩阍的拼音是:kòuhūn。
注音是:ㄎㄡˋㄏㄨㄣ。
结构是:叩(左右结构)阍(半包围结构)。
叩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点此查看叩阍详细内容】 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 二、网络解释 叩阍叩阍是指中国古代平民或案件当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诉冤抑。
明张自烈《正字通-门部》:“凡吏民冤抑诣阙自诉者,曰叩阍”。
主要有三种形式:(1)登闻鼓。
(2)邀车驾。
即皇帝车驾经过时,准许拦路喊冤。
(3)匦函。
匦,函,匣子。
梁天监元年曾置于公车府以纳民柬。
三、综合释义 吏民因冤屈等直接向朝廷申诉。
《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方且轻骑叩閽,顿首丹陛,诉姦回於陛下之扆座,纳制敕於先帝之庙庭。
”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麟愁凤泣,弟兄固当叩閽;兔死狐悲,亲戚亦宜伏闕。
”《清史稿·圣祖纪一》:“镇筸诸生李丰等叩閽言红苗杀人,有司不问。
”鲁迅《坟·看镜有感》:“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辞。
” 四、其他释义 〈书〉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无门(无处申冤)。
五、关于叩阍的成语 叩阍无路??叩阍无计??呼天叩地??叩马而谏??叩源推委??三跪九叩 六、关于叩阍的造句 1、“叩阍”的方式之一,就是告御状。
2、江宁民呼号罢市,诸生千余建幡将叩阍。
3、诚然,如赵作海这样凭借私人关系找记者、找法院高官,为他人叩阍伸冤,绝非维权之正道。
4、告御状,在古代称为“叩阍”,“阍”即“宫门”。
5、于是他一方面战战兢兢连上五道“叩阍辞疏”,坦承自己“只知历理,不知历数”,是一个“不能算历之夫”,显然不能“滥受钦天之职”。
6、不久升为通政使后,他又为冤民叩阍之事向皇帝力争,没有一点顾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叩阍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