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河洛怎么调 说明铅皮过重

Time:2024年06月29日 14时32分43秒 Read:65 作者:admin

1,河洛面是怎么和面的求解

饸饹面!正宗为荞麦面现在改精面粉。精粉放盆内,放入温热食用碱水合成面团,饧半小时左右,搓成10厘米长圆条,蘸下水,放入饸饹床子(压面工具),将面压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过冷水,控干水拌点熟食用油,拌入做好的肉臊子吃。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河洛面好吃,制作步骤:1、向盆中放入适量玉米面,加入少许开水搅拌,放置到玉米面变凉;2、在玉米面中加入白面后,开始和面,在和面过程中不停的放入适当的水;3、和面后放置两分钟;4炒两个鸡蛋,放一边:5、将青菜、蒜苗、洋葱、西红柿、葱、姜、蒜切碎,放置一旁;6、锅中加入少许油,油热后,将洋葱、西红柿、西葫芦炒香,加入豆瓣酱、盐、鸡精、味精和糖,再加入炒好的鸡蛋一起翻炒,可以加入适量水;7、加入蒜苗、青菜和大量水,放入一点香油和老抽,翻炒一分钟,呈盘放置一旁;8锅中烧一锅水,等待水开的同时,把和好的面放到器具里,将器具拧紧;9、将器具里的面拧到锅中,用筷子轻搅,防止粘连;10、水开后,将面打起,加入炒好的菜,放点醋即可食用。更多9条
1、河洛:河漏、饸烙;2、网上很多是用荞麦的,看过一篇小说,说是用红薯面做的。

2,如何调整电子秤

1:校电子秤操作 开机预热10分钟,再一次开机,在电子秤进行笔划自检的过程中,按“清零”键,显示将停止,再按“去皮”键,“起动”、“置零”键,就进入校电子秤程序,显示零位内码值,正常值在于11000以上,这时按“去皮”显示窗显示零,最右下角显示三角符号,说明进入1/3满量程调校程序,在电子秤秤盘上放1/3满量程砝码,重量窗显示对应1/3满量程砝码的值,如果为砝码值,就说明已调校好,否则按“置零”键,此时重量窗将显示砝码值,再按一下“去皮”键,显示窗右下角的三符号将上跳一行,说明进入2/3满量程调校程序,在电子秤盘上放2/3满量程砝码,重量窗将显示对应砝码值,如果为砝码值,说明已校好,否则按“置零”键,此时重量窗将显示砝码值,再按一下“去皮”键,显示窗右下角的符号将上跳一行,说明进入江量程调校程序,在电子秤盘上放满量程砝码,重量窗显示对应砝码值,如果为砝码值,说明已校好,否则按“置零”键,此时重量窗将显示砝码值,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对应1/3、2/3、3/3满量程的砝码分别显示正确。去皮如需去除器皿皮重,则先将器皿放于称盘上,待显示稳定后按“去皮”键,则天平显示“0.0g或0.00g”,然后将需称重物品放于器皿上,此时显示的数字为物品的净重,拿掉物品及器皿,天平显示的负值,仍按“去皮”键使天平显示回到“0.0g或0.00g”。

3,九宫格怎么才可以横竖斜加起来都是十五

九宫格横竖斜加起来都是十五,有以下几种情况,如图示:九宫格有且只有一个基本解,8种形式。1-9的和为45,,45÷3=15,所以九宫格的幻和值=15扩展资料九宫格,一款数字游戏,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九宫格
如图所示:数独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扩展资料:基础解法:排除法(摒除法)摒除法:用数字去找单元内唯一可填空格,称为摒除法,数字可填唯一空格称为排除法 (Hidden Single)。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摒余解可分为下述三种:数字可填唯一空格在「宫」单元称为宫排除(Hidden Single in Box),也称宫摒除法。数字可填唯一空格在「行」单元称为行排除法(Hidden Single in Row),也称行摒除法。数字可填唯一空格在「列」单元称为列排除法(Hidden Single in Column),也称列摒除法。唯一余数法唯一余数法:用格位去找唯一可填数字,称为余数法,格位唯一可填数字称为唯余解(Naked Single)。余数法是删减等位群格位(Peer)已出现的数字的方法,每一格位的等位群格位有 20 个,如图七所示。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数独
1-9的和为45,,45÷3=15,所以3阶幻方的幻和值=15与最大的数9相加等于15的另外两个数只有两组:【1、5】,【2、4】,所以9只能放在边格。与最小的数1相加等于15的另外两个数也有两组:【5、9】,【6、8】,所以1也只能在边格,且1、5、9只能在中间列(或行)。与9同一行填2、4。至此,每一行、列和对角线知道了三个数之和为15,以及另外2个数,依次求得第三个数填入即可。三阶幻方有且只有一个基本解,8种形式。

4,白色是怎么调出来的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R】、绿【G】、蓝【B】,使用这三种颜色的光等量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如下图中,左图表示光的三原色,右图表示颜料的三原色。扩展资料一、三原色光模式介绍三原色光模式(英语: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RGB颜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电子系统中检测,表示和显示图像,比如电视和电脑,但是在传统摄影中也有应用。在电子时代之前,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知,RGB颜色模型已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RGB是一种依赖于设备的颜色空间:不同设备对特定RGB值的检测和重现都不一样,因为颜色物质(荧光剂或者染料)和它们对红、绿和蓝的单独响应水平随着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甚至是同样的设备不同的时间也不同。光的三原色等量混合为白色,而颜料的三原色等量混合为黑色。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光与颜料的性质不同,光的颜色混合会互相减弱,而颜料的颜色混合会互相叠加。二、颜料的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注意这里是青,而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时则为黑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原色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1:红+绿+蓝=白,黄+紫+青=白,紫+绿=白,黄+蓝=白,青+红=白,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这就是三基色原理。2:那就得看是什么三原色了,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调不出白色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也就是RGB,可以调出白色,把他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就是白色了,运用的是光学,颜料调不出来的首先任何一种颜色都是属于色彩类型的,不管黑色还是白色 都是色彩你说的纯白色是调不出来的,用别的颜色调可以调出接近“白色”其实属于灰色在颜色中 三原色 纯白色 黑色 是调不出来的 在画画的时候其实也用不着纯色 任何一种物品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画的时候也要参杂别的颜色 。更多1条
白色是无色系,在美术颜料和印刷中白色是调不出来的颜色。同样属于无色系的还有黑色和灰色。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混合可以得到灰色,和其他颜料混合可以让其他颜色的色相减弱,明度提高。基础三原色不是红、黄、蓝,而是品红、黄、青(是青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扩展资料白色是一个中立的颜色,常常被用作页面的背景色,印刷品中也是如此。有一个误解是白色是枯燥的,或者使用白色会显得老土,无创意,但是很多很多的设计师使用了白色并创造了很漂亮的设计作品。使用白色的最佳网站中有很多给人的印象就是“干净和简洁”。这类设计貌似很简单,但是它真的是个挑战。最佳的设计通常是看起来不是被设计过的那些。在设计中使用白色白色有各种变色。白色包括古董白、乳白色、亚麻白、米白色、纸色、雪白、珍珠白以及象牙白,它们会比纯白色显得更温和或不那么僵硬。很多白色可以和浅蓝色搭配成一个冬天风格的色盘,或者和黄色或粉色搭配出一种夏天的味道。少量的白色可以非常棒的点亮一个设计,也可以让暗色的红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看起来更醒目。如果你是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瑞典人(以及其它的一些国家),红色、白色和蓝色可以创建一种有爱国意义的色盘。黑色和白色是最有对比度的组合,你可以用它传达一种严肃或者喜剧性的感觉。使用白色并不是意味着一定是“极简的”。极简主义并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颜色。同样,“空白”也并不一定非要是在元素周围使用白色。那么让我们看看一些使用白色的优秀网站。毫不意外,这些网站中的很多都是用带有白色背景的照片或图片,以给网站添加一种比较“潮”的元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原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调不出白色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也就是RGB,可以调出白色,把他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就是白色了,运用的是光学,颜料调不出来的。三基色原理:红+绿+蓝=白,黄+紫+青=白,紫+绿=白,黄+蓝=白,青+红=白,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扩展资料随着对三基色的了解研究深入,人们对三基色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日渐投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三基色荧光灯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光源系统,人们在绘画,摄影灯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三基色原理的产品。三基色节能灯特点高频率节能灯产品为例(1)、光衰值小,启辉点燃寿命长。T5-28C高频率节能灯,在实际启辉点燃中,光衰值小,5000小时光通量维持率高达90﹪,启辉点燃寿命为8000小时。(2)、电网环境适应能力强。在180V-260V电压范围内,能够可靠地启辉点燃。能够应用于电压跌落、谐波干扰严重的电网环境中。如:钢铁厂轧钢生产车间、电阻焊机应用车间、大功率交流电焊机应用车间等。(3)、空间环境适应能力强。低温启辉特性好,能在-15℃的环境中可靠地启辉点燃。可以应用于+50℃的高温和湿度100﹪生产环境中。(4)、启辉点燃稳定可靠,故障率低。T5-28C高频率节能灯,在工业照明运行中,实际统计故障率<5%。(5)、用T5-28C(14.5W)直接替代原有的电感日光灯节(>40W)电率约在50%左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基色原理
白色是无色系,在美术颜料和印刷中白色是调不出来的颜色。同样属于无色系的还有黑色和灰色。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混合可以得到灰色,和其他颜料混合可以让其他颜色的色相减弱,明度提高。基础三原色不是红、黄、蓝,而是品红、黄、青,蓝是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扩展资料蓝,绿,红被称为原光三元色,三个元色是本体发光物发出的直接光线而产生的三个基本色,原光三元色是牛顿用自己发明的散光器(金子塔形)将太阳光折开而得到的三个基本光色。各种色光都可由红、绿、蓝光以不同的配比混合而得;颜料的颜色是指在白昼光照射下它反射的波长(不反射的波长被吸收了);几种颜料的混合颜色是各成分共同反射的光;不同的颜色的颜料可由品红、黄、青三原色颜料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得。两种“三原”,一是发射光,混合光是加色混合;另一是吸收一部分照射白光波长后的反射光,混合色是把照射白光减色后的共同反射的光。这里,红、绿、蓝所对应的补色正是青、品红、黄。所谓补色就是两种色光混合后得到白光的话,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原色

5,如何调整浮漂

方法/步骤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最后告诉大家调漂并不难,只是要自己多练习,了解手中的浮漂是最重要的。
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1,带钩找底,指的是新卷的铅坠,一般都卷多一些以便修剪,所以铅坠可以把浮漂拉下水里,直接到底。 也可用橡皮擦,就是小学生用来擦铅笔字的橡皮擦。剪一块大些能把浮漂拉下水的橡皮粒,挂在下钩上抛入水里,只要浮漂露出水面,那就是到底了。2,将浮漂向下推10厘米左右。不要推太多,这样做既能让下钩离底,又不会因为浮漂以下的主线太短造成重量的偏差。3,逐渐剪铅皮调浮漂。使漂尾逐渐露出水面,假如我想钩时露出3目,那就剪到漂尾露出3目为止。4,在上钩挂上饵抛入水中,浮漂会下沉些,少于3目。逐渐上调浮漂,直到又露出3目。此时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如想不那么灵敏,就继续上调浮漂,越上调越钝。我只野钩,习惯钝些的。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