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遇到地震时应如何自救2,遇到地震如何自救自护3,遇到地震时候怎么自救4,遇到地震怎么办5,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1,遇到地震时应如何自救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遇到地震如何自救自护
我?运气好:1、跑到开阔地带;2、向延绵的山上爬上去(远离山体边缘);3、头上罩枕头、棉被、头盔等,口捂湿毛巾,跑到马路的十字口;4、用消防绳,滑至一楼,逃离高楼区;5、离立交桥等……建筑物远些;6、驻扎地离水源近些;运气背:1、躲在房屋的三角区;2、躲在屋子里的桌子、柜子等……下面;3、用布料蒙住口鼻,趴在废墟里不动,减少躁动,保护伤口,用工具间接的制造声响,等待救援;4、用布料蒙住口鼻,尽可能掏挖身边废墟物,扩大身体活动面积,爬出废墟;3,遇到地震时候怎么自救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4,遇到地震怎么办
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 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 胡乱地跑到室外非常危险。请认真确认周围情况以后,再从容行动。 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的物体! 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 在百货店、剧场等地应按照工作人员指示采取冷静行动! 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 请根据汽车收音机的信息行动。 注意山崩、崖塌、海啸! 处在山崩、崖塌、海啸等危险区域时,应立即避难。 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 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 不要相信流言,请按正确信息采取行动! 发生灾害时易于为流言所惑。请根据报道机关和区市町村、消防、警察发布的信息行动。 家庭防震对策 请进行家庭安全检查。 进行建筑物的抗震检查,如有必要应进行加固。 注意石油暖炉等用火器具和危险物品的管理和保管。 寝室、婴儿房间、老人房间最好不要摆家具。(确保安全空间) 将家具固定,不要在家具上堆放物品。(防止落下) 将家具用L型金属零件固定。(防止倒塌) <家庭的安全对策> 注意:不要藏在红色图标位置! 从平时起做好保护生活准备。 饮用水(一人9升)、食物(1人9餐,婴儿应备奶粉) 急救医疗品(别忘记带常备药) 袖珍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现金和贵重品 内衣、毛巾、纸巾、其它根据家人情况准备所需物品。 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确认家庭内分工和灾害时的联络方法。 确认临时集合场所、广域避难场所和避难路线(请到区市町村的防灾主管课确认)。 掌握急救方法。 从平时起就建立与近邻的协作体制。 与附近邻居就防灾措施进行讨论,建立协作体制。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都及区市町村实施的防灾训练。 ■发生灾害时的安全确认 地震时,电话不易打通,请记住与家人安全的确认的方法。5,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从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1.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2.试着寻找出路道德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侄塌的房屋废墟;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 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 而是由于精神崩溃, 失去生存的希望,乱 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 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 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 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 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 始终要保持镇静, 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 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 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 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 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 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 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 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 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 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 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