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茶叶本草经目 在通窍理气上尤为明显

Time:2024年08月09日 17时00分33秒 Read:120 作者:admin

本草纲目记载茶叶

茶:是茶树或茶树新梢芽叶加工品的统称。茶树为山茶科,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的古称其多。如萘、诧、槚、苦萘、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树,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开元用间(公元8世纪),始由“萘”字逐渐简化而成“茶”字,统一了茶的名称。

现在世界各国“茶”字的读音大多由“茶”、“槚”、“诧”以及“萘”等的音韵转变而来。 中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无可稽考,但可说明知茶百用为时甚早。唐代陆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树的形态,而且指出茶产于中国南方。

并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傍时浸俗,盛于周朝。”,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吃茶养生记》中记载有:“茶也,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

东汉《桐君录》中:“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在《封氏闻见记》中:“开元太山有僧大兴禅教,人人煮茶驱睡,致使人人相仿效,逐成风俗。”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

茶叶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向全国传播,古有“蜀地茶称圣,蒙顶第一家”的说法。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顺长江而下传遍半个中国,现我国有17省,900余县产茶。又我国沿海传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茶叶作为商品于1610年输入欧洲,先是荷兰、葡萄牙,1638年输入英国。

1664年输入沙俄。17世纪输入美洲,1674年输入纽约。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始习饮之。”作为茶叶引种传到世界各地,当然是在唐宋以后的事,公元729引日本,828年传朝鲜;1618年到俄国;1780到印度;1828年传印尼,1834年斯里兰卡;1914年马来西亚,作为商品传到这些国家当然更早许多。

被封为世界4大饮料的是茶,咖啡,可乐、豆浆。

本草纲目茶叶里的记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医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1.《本草纲目》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茶叶可以主治哪些疾病01 性寒的绿茶

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之人饮用,天热、心躁之时品饮,给人清凉爽心之感,绿茶还有防辐射的作用,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朋友喝。

禁忌:肝脏病人忌喝,因为绿茶中咖啡碱经肝脏代谢,饮茶过多,会损害肝脏功能。孕妇、胃寒者、手术病人不宜喝。

例如:龙井、安吉白茶、碧螺春等。

02 性寒的黄茶

黄茶功效与绿茶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

禁忌:黄茶归于轻发酵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只是黄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富含茶碱、茶多酚等成分,能影响胃部活动,因而胃部不适者不宜饮用,其次,黄茶中富含鞣酸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孕妇不宜饮用黄茶。

例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睆西黄大茶等。

03 性凉的白茶

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白茶有显著的自由基消除能力,能有效调节人体糖脂代谢,陈年老白茶(黄酮含量高)可有效提高肝的抗氧化能力。陈年白茶对小儿的积食、腹胀、发烧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胃热者可空腹时适量饮用,一般每人每天只需5克就已经足够,老年人更不易多。

尤其是月光白,能有效调控人体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抗炎清火效果明显。例如:白毫银针、福鼎大白、白牡丹等。

04 性平的青茶

盛放较好的乌龙茶,会出现令人愉悦的果酸,中医认为酸入肝经,因此有疏肝理气之功,但脾胃有病症者不宜多饮。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更是特点鲜明,味重,“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凤凰单丛茶香气突出,在通窍理气上尤为明显。

禁忌:忌空腹饮乌龙茶,因为这样很容易出现茶醉的现象(出现类似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忌睡前饮乌龙茶,这样只会让自己难以入眠。另外,冷了的乌龙茶最好要加温后饮用,因为冷饮乌龙茶会很容易对胃产生不利。

例如:大红袍、武夷岩茶、铁观音等。

05 性温的红茶

红茶性温,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甜入脾经,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能,解除疲劳、调和脾胃的作用。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情绪低沉之时最宜饮红茶。

禁忌:结石患者忌饮红茶。有贫血的、有精神衰弱失眠的人,饮红茶会使失眠症状加重。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也不宜饮过多,因为红茶有提神作用。

胃热、舌苔厚者、口臭者、易生痘者、双目赤红、上火的人、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不宜饮用红茶。

例如:祁门红茶、凤庆滇红、正山小种等。

06 性温的黑茶

黑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适当存放后再喝,口感和疗效更佳。黑茶五行属水,入肾经。脸黑无光泽,喉咙肿痛,食欲减退,下痢,背脚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者,饮此茶为好。黑茶汤色黑红艳亮,凉饮热饮皆可,亦可煮饮更妙。

禁忌: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人,在病情不稳定时不宜饮浓黑茶,(因为黑茶茶叶内含有茶碱、咖啡因、可可碱等活性物质,这对已有脑动脉硬化的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它可能促使脑血栓的形成)。贫血患者、低血糖患者也不能喝黑茶。

例如:安化黑茶、六堡茶、普洱熟茶等。

认清茶性,科学饮茶,在一盏茶中,获得坦然,获得清淡,获得宁静,获得健康。冬日里,围炉煮茶,三两好友,饮的是茶,享的是时光。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更多茶器知识关注公众号佳逸茶具网城

茶叶在本草纲目中叫什么名字在本草纲目的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茗 就可以查看到本草纲目对茶的描述了。

下面是我查的一段内容,你可以看看。(《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释名】苦KT (搽、颂曰∶郭璞云∶早采为荼,晚采为茗,一名 ,蜀人谓之苦荼。陆羽云∶其名有五∶一荼,二 ,三 ,四茗时珍曰∶杨慎《丹铅录》云∶荼,即古茶字(音途)。《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也。颜师古云∶汉时荼陵,始转途音为宅加切,或言六经无茶字,未深考耳。

本草纲目最早记载茶为药用还是食用1、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神农(其所当的时间大约在伏羲与黄帝之间)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

2、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神农氏为茶祖的人,是茶圣陆羽的《茶经》,文中明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前者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者载:“茶茗久服,令人悦志”。这一传说一直流传到当代。神农氏既是饮茶之祖,理所当然就是“中华茶祖”。

本草纲目最早记录茶为茶作为一种药物,正式入编我国首部也是世界第一部国家统一制定的药典是《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唐.苏敬等撰于659年(原书已佚,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目录原因也有作54卷)。共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影响甚远。

本草纲目记载花茶本茶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书名是:《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中茶叶的药用价值欢迎关注懂茶帝!

茶被誉为万病之药,早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中,均对茶叶的药用功效进行了记载,不过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茶在药用方面的记载多是经验性的。

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三抗(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的功效。

茶红素、茶黄素等:具有预防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抗氧化等功效。

茶氨酸:具有抗抑郁、增强免疫力、排毒护肝,改善记忆力,改善肾功能等功效。

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具有兴奋、利尿、护肝、减肥等功效。

茶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防辐射、降血脂等功效。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学也多方面证实了茶的药理作用,比如它能够帮助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辐射等,它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类)、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生物碱、维生素(C、E、B族等)、糖类、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坚持科学饮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抵御不良环境。

茶多酚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人体中如果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就能够增强免疫力。

茶叶中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锌、硒,这些元素都是医学上用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有效物质。

除了茶多酚,茶叶中另外一项提升免疫力的成分就是多糖类物质。

据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学家研究表明,多糖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造血系统和增加免疫力的作用,且茶叶中的多糖是最理想的、具有抗辐射损伤和改善造血功能的。

综合而言,茶的确是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饮料,不过,这不能证明喝茶具有医药功能,它只是具有一定的药源性,喝茶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身免疫力,但不能使我们远离任何疾病。

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宋家沟牌沙棘叶茶(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

2、吕祖老家牌菊花茶(山西天人菊业开发有限公司)

3、晋槐乡牌槐米茶(山西和风槐乡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4、阳府井牌枣芽茶(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

5、蒲谷香牌酸枣仁莲子茶(山西蒲谷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6、延年翘牌冠山连翘茶(山西冠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汾河牡丹牌牡丹全花茶(汾河牡丹集团有限公司)

8、晋岳牌桑叶茶(晋城市晋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9、芮康牌藜麦复配茶(山西晋北藜麦开发有限公司)

10、晋轩德牌冻绿叶茶(山西艺泷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草纲目关于茶的功效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写的。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