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点心制作广式下午茶二点半就开始了,点心非常丰富,有干,有湿,还有炒,还有甜,与早茶吋点心早一样的。
老茶客一般二盏点心,一壶茶,与老客们讲讲谈谈,还有谈生意的人比较多。
当然还有西式下午茶,一般在三点半左右开始,点心多为咖啡,蛋糕,还有各式曲奇饼干,与中式茶有一定区别,为多朋友之间的聚聚会。
茶点的制作南方点心种类非常多,又因为南方爱喝功夫茶,所以衍生出很多茶点。其中广式茶点最为出名。按照点心的不同做法,煎、炸、烤、蒸等等来说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
虾饺
虾饺是广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属粤菜系,虾饺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
每一个初到南方的北方人,一定会吃的点心就是虾饺了。虾饺的皮一开始还比较厚,没有光泽,点心师傅改用“澄粉”之后虾饺更加美观,而且晶莹剔透,吸引了更多人来品尝。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江苏的传统小吃。以面粉、蟹黄、蟹肉棒、五花肉、鱼肉、虾作为主要食材,皮薄、鲜香,汤到口中,不咸不淡,味道适中,汤水入肚,口中仍残留着一丝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其实灌汤包著名产地是河南开封,流传到了南方,就融合了当地特色。蟹黄汤包就是这样,螃蟹本就是阳澄湖最有名,江苏人民也是物尽其用啊,可能是螃蟹太多也吃不过来,就发明了这种做法~
桂花糕
桂花糕是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美味糕点,中国特色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造型完整,厚薄均匀。色泽黄白分明,无斑点,无杂质。组织滋润松软,细腻化渣,不翻粗,无糖子。口味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
桂花糕主要是南方的特色点心,因为南方的桂花生长的好呀。像南京桂花糕(江苏)、咸宁桂花糕(湖北)、峡阳桂花糕(福建)都是因为离原材料比较近,所以就“近水楼台”。不过这三个地方的桂花糕做法不一样,形态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麻团
麻团又叫煎堆,北方地区称麻团,四川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广西又称油堆,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特色油炸面食。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
麻团还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另有一种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红色花状物体,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麻团是南北方皆有的点心小吃,做法大致相同,就是在美观程度上会有区别。不得不承认,在点心的制作上,还是南方更加“心灵手巧”。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我国,国宴上的一道甜点就是麻团。所以麻团是见过大世面的~
糯米鸡
糯米鸡是中国广东地方特色点心的一种,属于粤菜菜系,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糯米鸡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咀嚼时黏牙并带有着鸡肉的肉香。
糯米鸡听起来感觉怪怪的,其实还挺香,所有点心中很能饱腹的一种了。
(蟹籽)烧麦
烧麦,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
南北方都有的烧麦,最主要还是食材上的区别。北方一贯主导咸味,南方多用海鲜或者甜食。最受人喜欢的是蟹籽烧卖,营养价值很高~
用茶叶制作的点心大全茶果子,起源于唐朝,是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点,也称为茶果、果子、唐果子等。据《中国面点史》记载,于饮茶之风普及全国的唐代开始,出现了一边饮茶一边吃茶点(面点)的习俗。而当时随着中日的长期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的很多宴席款式、面点均有传入日本,其中面点传入的较多,日本人统称之为“唐果子”。茶果子外形精致小巧,颜色亮丽,多以花果为原型雕刻制作,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精细。可以说每一个茶果子,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工匠精神。
唐果子更接近现在的各种蒸点、酥点、冰点、团、糕,宋果子的品种则更为多样(上文已述),日本和菓子以糖、糯米、小豆等为主要原料,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比如,中国传统的点心食印图案多为吉祥画,这与中国传统语境里“迎福纳吉”的目的和点心承担祭祀任务的起源相一致。
茶叶点心制作方法 抹茶(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唐宋,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也称作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以”抹茶布丁“为例,做法如下: 材料:淡奶油50ML,冲剂型抹茶粉2包,蛋2个,牛奶250ML,糖40克 做法:
1.蛋2个加糖打散,加牛奶和淡奶油,加抹茶粉。
2.混合后倒入布丁瓶。
3.水浴法150度60分钟。
茶叶做点心可以的在大嘉茶城官方微博里提到 茶点搭配:厚重普洱包容甜和偏油的点心;白茶花茶或轻发酵乌龙茶,易低糖或咸味点心;浓郁耐泡老岩茶,易配偏甜如意凉糕、米糕的点心;小食豌豆、黄豌豆、绿芸豆卷,配绿茶颇具山水画的意境;包着豆沙、芝麻或玫瑰猪油的酒酿饼,配绿茶甜味更柔和;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用茶叶做点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重视,热衷于各种养身健康的美食。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便以拿茶来制药,茶食品更作为日常养生食疗。今天我们就以茶叶和山药作为主原料来制作一款既茶香满满,也具有保健功效的点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食材:
皮:糯米粉4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100克,绿茶粉40克,水520毫升,面包糠适量。 馅:鲜山药500克,白糖100克,鲜奶油80克。
制作步骤:
1.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白糖、鲜奶油搅拌成馅。
。
2.糯米粉、玉米粉、白糖、绿茶粉和匀,加入水搅拌成浆。
3.蒸笼铺上布,倒入粉浆,蒸6分钟。
4.蒸熟后,铺在案板上,卷上山药馅。
5.粘上面包糠。
6.斜切成块即成。
茶叶做的茶点
佐茶法乃茶之食用功能的延续,自古有之。习俗不同,但不外乎两种方式:清饮配茶点叫单纯式;茶食掺和煮饮,叫混合式。
30年代林语堂先生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书中说:
中国人最爱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
中国人爱饮茶,且已风靡世界。人们乐此不疲,不仅仅由于品饮之趣,还由于茶道的生活化,有了佐茶之法,茶之功用得到全面发挥,既可愉悦精神、止渴生津,还可疗病饱腹,成为一日三餐的补充形式。
茶最早的用途是煮而食之。《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食。'
但此处的茶是作食物论,尚非茗饮之事。佐茶法指茶已从食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饮料后,以食品拌而饮之。
最早的记载有周公《尔雅》,内云:
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此处说的是饮饼茶,且收到解酲和兴奋神经的作用,是地道的茗饮,而非煮而食之。但非单纯的清饮,而以葱、姜、桔子佐之。 陆羽的《茶经》总结了这种烹茶法,并指责这种损茶汤滋味,但他又肯定了煮水一沸时调盐的作法,并为此设计了放盐器具'鹺簋'和'揭'。
古代还有另一种佐茶法。《晋书》载:
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尊柈茶果而已。
桓温开以果品佐茶风气之先。
相传至今,佐茶法不外以上两类。当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佐茶法亦是同中有异。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藏族糌粑茶和酥油茶:先熬煮茶叶,滤出茶汁,倒入放有酥油和盐的桶内,搅拌成白色浆汁,即可饮用。或茶叶、酥油、盐加水熬煮,搅拌,油茶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
盐腌茶:又称'水茶',云南崩龙族吃茶法。方法是将茶树鲜叶采摘后晒篓,然后入萎用盐腌,不日可取出嚼吃,嚼后吐渣。
打擂茶:又叫擂茶,是川黔湘一带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吃茶法。其法是将茶叶和佐料,如黄豆、玉米、绿豆、花生、白糖等,一块放入擂钵内擂成糊状,加入冷开水调成茶汁入罐封藏。饮用时舀出茶汁用沸水冲饮,喝时还可加入炒米花、炒花生仁、炒芝麻等,其味香、脆、甜、爽,口感极好。
打油茶:桂北一带少数民族吃茶法。其法是将茶和佐料(常用食品,如糯米、花生、芝麻、豆类、瓜菜等)用油炒至黄脆,然后加水煮熬,也可加葱花、生姜以增滋味。煮好后可舀一些放入茶碗,冲入茶汤即可连喝带吃,一止渴二饱肚。
竹筒茶:云南少数民族吃茶法。将鲜茶叶经日晒、搓揉、蒸煮、再揉搓几道工序后,装入竹筒,筑实,密封,放置二、三个月后茶叶变黄,有香味、便成自制紧压茶。可煮而饮其汁,可用盐腌后和蔬菜同炒当风味佳肴食之。
盐巴茶:此俗流行在云南西北部。先将紧压茶捣碎放入小瓦罐内,置火塘上炙烤,至'噼啪 '作响时注入开水煨注,再浸入盐巴袋。饮时可按各自口味加入开水稀释,一边喝茶一边吃玉米粑粑。
广东早茶:广东人称早茶为'一盅两件',即一盅茶,加两道点心。茶为清饮,佐料另备,即可饱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国外佐茶法也大体如以上两种方式:一是清饮加茶点,可称之为'单纯式',如英国、苏联、荷兰、法国以及大部分亚洲国家,皆如此法;另一种方式是混合式,如泰国北部掸族,将茶制成皮球形茶团,然后和盐、油、大蒜、猪油及干鱼同食,缅甸饮盐腌茶,斯里兰卡农村居民饮茶加入棕榈汁制成的粗糖,克什米尔人饮茶加入碳酸钾、大茴香和少许盐,中亚地区饮用乳酪红茶,茶叶中加入乳酪,并以碎面包浸入茶中食之,加拿大饮茶习惯加入乳酪、糖或柠檬,摩洛哥人饮茶掺大量的糖及少量的薄荷。
茶叶点心制作视频下午茶吃什么?下午茶点心排行榜:
1、芝士蛋糕
芝士蛋糕也叫做气死蛋糕,是非常经典的西式甜品,它和普通的奶油蛋糕不一样,分为两层,上面一层放上了芝士和奶酪,再配上其他的材料,比如鸡蛋、椰蓉、水果之类的。
芝士蛋糕通常都以饼干做为底层,亦有不使用底层的。有固定的几种口味,如原味芝士、香草起士,巧克力芝士等,表层加上的装饰常常是草莓或蓝莓,也有不装饰或是只是在顶层简单抹上一层薄蜂蜜的种类,此类蛋糕在结构上较一般蛋糕扎实,但质地却较一般蛋糕来得绵软,口感上亦较一般蛋糕来得湿润。
2、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Tiramisu)是一种带咖啡酒味儿的意大利甜点。以马斯卡彭芝士作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饼干取代传统甜点的海绵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元素。吃到嘴里香、滑、甜、腻、柔和中带有质感的变化,味道并不是一味的甜。
3、苹果派
苹果派(Apple pie)最早是一种起源于欧洲东部的食品,不过如今它称得上是一种典型的美式食品。苹果派有着各式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口味。形状包括自由式、标准两层式等,口味包括焦糖苹果派、法国苹果派、面包屑苹果派、酸奶油苹果派等。
4、豆沙包
豆沙包,也称作豆蓉包,是以红豆沙为馅的麦包,为起源于京津的传统小吃。豆沙馅的做法是将红小豆去掉豆皮,弄碎煮烂,加糖,再用油炒一炒。把馅放入用澄面和生粉搓成粉团的皮,在蒸笼里蒸即成。
5、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可可脂中含有可可碱,对多种动物有毒,但对人类来说,可可碱是一种健康的反镇静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强兴奋等功效。可可含有苯乙胺,坊间流传着能够使人有恋爱的感觉的流言。
6、西米露
西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有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功效。还可使皮肤恢复天然润泽的功能。所以西米羹很受人们尤其是女士和小孩们的喜爱,西米露是经典的夏日甜品。
7、水果塔
水果塔(fruittower),英式茶点,充满麦香原味的酥脆质感水果鲜嫩可口;营养价值丰富。以各种各样的水果配着蛋糕巧克力等甜点,是下午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甜点。味道鲜美,色彩缤纷,是一道极为美丽而迷人的风味。
8、曲奇
曲奇是音译,据说最早的曲奇饼干是伊朗人所发明的,它的大名叫做“COOKIE”,在美国非常流行,后来传入香港,再由香港传入到内地。曲奇饼干味道香甜,有不同的形状和口味,口感绵脆,作为下午茶的点心非常合适。
茶叶点心制作过程材料苏打饼干(意式橄榄油披萨草口味),低脂芝士(蒜香味),Ham火腿,阿拉斯加野生烟熏三文鱼,新鲜的无花果,橄榄,朝鲜蓟做法1、先将无花果,橄榄,朝鲜蓟切小块;
2、西式火腿跟熏三文鱼切成大小合适的片;
3、在饼干上涂抹一层厚厚的芝士;(这款饼干相比原味或者海盐的口味更香,咸淡适中,且带有淡淡的植物香味)
4、放几片火腿,再加上一片朝鲜蓟,配上橄榄即可;(制作简单,所以食材的选择比较重要)
5、铺一层三文鱼,放上无花果再加上一小簇荷兰芹;(无花果对我们不但有益身心,食用方法也很多,然中西方各有不同。
亚洲人较为简单,通常把晒干了的配以其他肉类蔬菜一起煲汤引用。
欧美及中东国家的烹饪方法则比较多彩多姿。
中医认为无花果主清利咽喉,有调节肠胃的功效。
西方医生也说它们含丰富抗氧化物,是我们的健康大使。)
6、三文鱼加朝鲜蓟跟橄榄亦可!
用茶做点心茶食品、茶饮料
除了茶叶蛋之外,茶被运用在很多食品上。国内外业界都热衷于将茶引入一些容易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与喜爱的休闲食品上,开发出茶冰淇淋、茶巧克力、茶爽含片、茶糕点、茶香肠等及茶汽水、茶酒等创意产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茶是天然的抗氧化剂、风味改良剂和营养功能助剂。速溶茶、茶酒、奶茶、茶叶籽油……打破了茶千百年以来作为饮料的传统形象,所用的原料几乎都是毫不起眼的低档茶或边角料等,然而最终却创造出了远远超出原料本身的价值。因此,茶在食品、饮料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为增加食品、饮料产品的花色品种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2、茶膳
除了茶可以品以外,茶还同食物一样可以吃。这里所说的“吃”,不是硬生生地把茶给吞下去,而是有艺术地吃。将茶入膳,或为主料,或为佐料,把茶的色、香、味等风味特征与食材有机结合,使菜肴既赏心悦目,又美味可口,而且还能通过茶与食材的结合发挥二者的保健功效。茶膳是品茗、馔食以及养生相互渗透与参融的结果。
3、茶保健品
茶是健康的饮料,而且茶最初便是作为药用的,如何科学健康地利用茶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茶树浑身都是宝”。一棵茶树,从叶到根、茎、花、果中,都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功能性成分。其中,茶多酚是茶中保健功能最多、最齐全的成分,加之提取技术的日臻成熟,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医药、保健品行业应用得最普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还有我们平常喜欢吃的抹茶蛋糕啊,都有茶的身影,我们身边茶食品的身影随处可见
茶饼点心制作1、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的汉族名点。相传,它是宋代当地民众赞美寇准而制作的糕点。水晶饼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口感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
新中国成立后,水晶饼多次被国家商业部、陕西省商业厅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2、老婆饼
相传,元末明初期间,元朝的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得很严重,全国各地的起义络绎不绝,其中最具代表的一支队伍是朱元璋统领的起义军,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起义初期,因为当时战火纷纷,粮食常常不够用,军队还须东跑西走地打仗,为了方便军士携带干粮,于是马氏想出了用小麦、冬瓜等可以吃的的东西和在一起,磨成粉,做成了饼,分发给军士,不但方便携带,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吃,对行军打仗起到了极大的帮助。由于这样乱七八糟加在一起的东西做出来的饼比较难吃,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在这种饼的基础上更新方法,最后人们发现用糖冬瓜、小麦粉、糕粉、饴糖、芝麻等原料做馅做出来的饼非常好吃,甘香可口,这就是老婆饼的始祖了。
3、鸡仔饼
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仅是外形,就让人一见钟情:娇小的身段,椭圆形略似美女的鹅蛋脸,在几乎清一色正圆形的饼饵群体中显出另类美。皮薄馅少的,吃起来比较脆;皮厚馅丰的,酷似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笔下正在俯首觅食的小鸡,外脆内软,很有嚼头。
4、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制成后,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5、九江茶饼
九江茶饼起源于唐代,是“江西四大糕点之一”,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研制而成。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点。由于散发着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纯碱、苏打的奇香,故被人们称为“四香合一”的茶食精点。其营养丰富,易消化,老少皆宜,久食易色,已成为旅游市场中最佳食品之一。
6、广东杏仁饼
杏仁饼是一款广东省传统的特色饼食名吃,是从绿豆饼发展而来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粉,只因外观像杏仁,所以才叫杏仁饼。最初的杏仁饼是选用绿豆磨成粉,再制成杏仁状的饼,在饼中间夹一块糖腌猪肉,经烘烤后制成绿豆饼。杏仁饼也以它的外形而得名,现在经过改良,己变成圆饼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口味,包括素吃口味等。
7、佛山盲公饼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嘉庆年代后期(1796一l820年),因而得名盲公饼。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盲公饼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
8、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救驾烧饼、蟹壳黄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汉族传统小吃。
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盐、菜油为原材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工序制成,烘烤在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再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9、山西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10、台湾太阳饼
太阳饼是台湾地区的小吃之一。属于甜馅薄饼,内馅是麦芽糖,源起于台湾中部台中市的点心,为台中的名产之一太阳饼的形状近似圆形,饼皮酥而易碎,食用时容易掉落;多半为直接食用配浓茶之茶点,也有置放饼在碗内,冲泡热开水呈现粥样吃喝。早期制作的比较大,一般食用前多会均分成四块,近年来则有较小的太阳饼出现,以方便拿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