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地区气候南方有嘉木,日照有绿茶
提到茶,人们往往想到南方。唐代陆羽《 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今,茶早已不是南方的特产,北方也有茶,日照就是“北方绿茶之乡”。
提到茶,还有个“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的说法。 10 月 13 日,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对记者说,日照要努力形成与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 三大” ,就是中国日照、韩国宝城、日本静冈。世界茶学家一致认为,这三个城市都地处北纬35度左右,临海,无污染,茶叶生长环境独特,品质高。
日照种茶,确实得天独厚:东临黄海,日出先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虽属北方却有近似江南茶乡的气候;山地丘陵多东西走向,易于抵挡北风的侵袭,加之土壤适宜,对茶树生长非常有利。早在2006 年,国家质监总局就批准“日照绿茶”为“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日照绿茶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山东名牌 4 个,“山东十大名茶”日照就占三家。
茶树种植气候1、对气候的要求: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10℃。雨水充足是必要条件,但是过多也有不利品质的影响。
2、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3、对地形的要求: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4、施足底肥:种苗前开好种植沟,亩施有机肥(猪栏或饼肥加尿素)250—300市斤+30市斤,今后每年亩施有机肥300市斤+尿素30市斤。
5、定植修剪:种下茶苗既进行定型修剪,一般在离地15—20CM处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0CM处剪去。
6、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了不使茶叶污染,农药残留,最好是在茶园点黑管灯诱杀害虫(蛾),喷施低残留新农药,一定要掌握安全浓度。
茶叶种植条件地理原因如下:
1、丘陵多为红色酸性土壤,由于茶叶不需太多养分,水,热足矣,所以红壤适合,而红壤多为丘陵,所以适合种在丘陵.
2、丘陵地区由于斜坡的关系,排水方便
3、丘陵地区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合种茶.如,我国东南部的丘陵,印度东北部的丘陵
4、丘陵地区多雨,水汽不易扩散,导致丘陵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茶叶喜湿,所以丘陵适合种茶
适合茶叶种植的气候1. 气候。茶树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温度大约在10度至30 度之间,太热或太冷的地方均不适宜。中国种植茶树最多的地区,均在长江流域一带,因为那里气候温和,茶叶产量不但丰富而且质量佳。茶树亦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年降雨量约为1,000-1,250毫米的地方最适合种植茶树。而各地栽种茶树的时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浓雾、微雨、土壤潮湿的季节最适宜茶树的生长。
2. 地势。中国古语有云:「好茶采自高山上」。茶树的海拔越高,茶叶的味道就越醇,质量也就越高。海拔高度约300-2,130米的地方最适宜种植茶树,因为高海拔地区云雾多,薄雾可以帮助茶叶躲避强烈的阳光,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茶叶慢慢生长,并保持茶叶的新嫩。事实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茶叶都来自于海拔1,200米的灌木种植地,如福建的武夷山、印度的大吉岭等。
3. 土壤。种植茶树亦需要深厚的土层和肥沃的土壤,pH4.5-6.5的红黄壤最适宜茶树的生长。而种植茶树的山坡亦不宜太陡峭,坡度应在25度以下。
茶叶种植地区气候特点
1丘陵多为红色酸性土壤,由于茶叶不需太多养分,水,热足矣,所以红壤适合,而红壤多为丘陵,所以适合种在丘陵。
2丘陵地区由于斜坡的关系,排水方便,是一种茶
3丘陵地区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合一种茶。如,我国东南部的丘陵,印度东北部的丘陵
4丘陵地区多雨,水汽不易扩散,导致丘陵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茶叶喜湿,所以丘陵适合种茶
适合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这是因为茶树属于亚热带植物,最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所以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茶树生长旺盛,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
茶树还是一种喜酸性植物,非常喜欢在酸性的土壤中生活。
我国南方的山区或半山区大多是酸性土壤,能给茶树提供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茶树喜欢生长在南方,像著名的“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都产自南方的山区。
茶叶主要种植地区
中国四大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茶叶种植气候条件1.海拔高度
一般来讲,我国茶园大部分布在丘陵山区,海拔高度在超过400米以上,就可以算是山区茶园。如果能够达到600~800米,就可以称之为高山茶园。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茶树生长周期越长。茶叶的内涵物质积累就会越多,所以高山茶的品质口感香气会越好。当然海拔太高的话在冬季的防寒保暖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茶树容易受到冻害影响。
2.纬度气候
中国茶叶种植广泛,最南到海南岛地区最北到山东日照崂山和陕西等地区,在气候上来讲从热带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当然,纬度高低一方面是影响到温度,另外降雨量以及光照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纬度低,靠近热带地区,降雨量丰富,光照充足,茶树最适宜生长。所以我国的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纬度越高,降雨量和光照相对要少一些,茶树的生长时间和周期会长一些茶叶的品质也非常高。
3.土壤环境
茶树最适宜的土壤环境是PH值在4.5~6.0之间的偏酸性土壤,而且要求土壤的土层比较深厚肥沃,至少要超过80厘米左右最好。在有机质含量方面,如果能达到1.5以上,则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另外,土壤的透气性能,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土壤的营养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以上就是茶树种植过程中,海拔高度温度气候,土壤等等多方面对于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当然我这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一部分,如果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观看我的头条文章。感谢大家的阅读。
茶叶生长气候
茶农有农谚:“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是指茶树喜高山,也宜丘陵平地,但以高山上出产的茶叶品质较好,而土壤深厚肥沃的平原地区,则因营养良好,往往茶树的生殖生长发育健壮,茶花开的大而色艳。因此,茶树的海拔地形对茶树生长有着影响作用。 海拔地形包括纬度、海拔、坡向、地形、地势等,这些因子主要是对气候因子有影响,从而综合的影响茶树的生育和茶叶品质。所谓“高山出好茶”指的就是高海拔茶区,其气候因子有利于优良品质的形成。我国各地其地理纬度不同,光照强度、时间、气温、地温和降水量均不同。
据《云茶大典》中介绍,一般而言,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往往有利于碳素代谢,多酚类的积累较多,但含氮物质含量较低,而纬度高的地区则相反。
海拔不同,各种气候因子也有很大变化,总的来说,海拔越高,气压与气温越低,而降水量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超过一定高度又下降。据研究,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有较好的品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茶多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氨基酸则逐渐增加。
因此我们常知的“高山云雾出好茶”,并不是空穴来风,山区云雾弥漫,漫射光有利于促进茶叶中氨基酸的形成,同时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积累的物质,在晚间被呼吸消耗得少。因此高山茶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的特点。
《云茶大典》中记载,除海拔高度之外,坡向也是影响茶叶氨基酸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阳坡光照较强,水分较低,盖度较高,适合喜阳植物生长;阴坡光照较弱,湿度较大,适合喜阴植物和湿生植物生长,土壤腐生物质多。
而茶树是喜散射光、漫射光的耐阴叶用经济作物,因此东南向和西南向的茶园,在早晨和傍晚,空气湿度高、气温较低时,受到较多的漫射光照射,这些条件都有利于茶中,氨基酸的合成和积累,这其中又以东南向为最佳。 而正南向的茶园主要受中午前后强直射光照射,此时空气湿度低、气温较高,植株容易水分亏失,不利于茶叶品质成分的积累,在强光下茶氨酸趋向分解,氨基酸总量相对降低。